找到相关内容987篇,用时56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佛教从学术走向实证

    居士来说,研究佛学,还应当明白,一切世间世间都是妙法,世间知识与世间知识没有彼此之分。因为大乘菩萨不住涅槃、不舍众生,何有出世入世之分呢?所以对于那些虔诚的居士来说,他的研究不能仅仅在佛学...。但是,由于他们没有认真地去求证,所以他们许多的观点和思想都是错误的。用佛教的话来说,奉法反而是坏。台湾华藏精舍来信对我说:“末学感到大陆、台湾之佛刊文章很多,大部份是个人想法。&...

    曾琦云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433841022.html
  • 法轮知多少

    统治东西南北四大部洲,佛陀则以正法破除世间一切邪见、疑悔等染污,使世间净化、安定。   嘉祥法华疏二说:“无生正观,体可楷模,故名为。流演圆通,不系于一人,故称为轮。”   “法轮”虽是一切佛法的通名,然而常常是别指见道的八圣道而言。所谓八圣道者,又名八正道。即:   (一)正见-慧眼分明,见理正确,故称正见。得此见则对世世间不颠倒,远离唯神唯物论之谬见。在苦、集、灭、道四...

    释广琳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34748422.html
  • 浅谈顿教之修法

    是故不执一,才能达到身心寂静,若有执著,便生障碍,增加自心负担,增益烦恼,焉有安定之时,解脱之日耶?  此教之修法,全在放下万缘,一切空寂,无论是世间,或是世间,皆要放下,自心自净,自在解脱,名...之中,皆为修行道场。就是着衣吃饭,打坐睡觉,吟诗读诵,写字作文,待人接物等,做一切事情均为用功办道。于一切时中,一切处所,皆不离自性。此门以观照之力,知万本空,真如无相,根尘如幻,生佛平等。如此,...

    世炫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60048759.html
  • 大乘佛法的悲智精神与人间佛教

    菩萨就不会离此五浊世间。   正因为如此,大乘佛教反复强调出世与世间的不二,强调世间世间的不二。这在许多大乘经典中都有所论述。因为在大乘佛教看来,“世间性空,是世间&rdquo...多经》卷第三百八十五)   禅宗把不离世间求出世间,不离世间法而行世间的理论做了最充分的发扬和最具体的实践。永嘉玄觉禅师说:“行亦禅,坐亦禅,语默动静体安然。”(《永嘉真...

    楼宇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41751294.html
  • 台湾佛教教育

    rdquo;,以道安及庐山慧远为代表。其特色在于领导人物对儒释道精神、世间世间都有相当素养,因此吸引当时精英分子加入,互相激荡后,形成思想风潮的带领者。到了近代,则产生所谓的“技术...一个有用之才,也是出钱办学者的一份功德。”以佛教的资源投入世间的教育,以兴学的渠道参與社会、深入人间,是各办学单位的共识。...

    不详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320652259.html
  • 入世而出世

    世间的,而众生生存的世界是世俗的人世间;佛法是世间,而世俗社会遵循的是世间(世法)。世间是此岸,世间是彼岸;世间是现实世界,世间是理想境界。从世间世间的超越方法是,即世法是出世,不离世而求出世,或者说,即入世而出世。其内在超越的意义在于,没有离开世间的纯粹的出世,没有离开世间的所谓觉悟,世间的佛法,只能在世间存在,理想的境界只存在于现实世界中,彼岸世界只存在于此岸之中。慧能在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460653489.html
  • 《佛遗教经》简介

    逸、懈怠、睡眠、嗔恚、傲慢、谄曲等障道之。之后,强调了“修集”世间知足、无求、静修、精进、摄念、禅定、智慧等的重要意义。最后,表明“常当一心,勤求出道”,是为遗嘱的真正目的之所在。   全文,...不生不灭”等意思。意指灭除生死、忧悲、苦恼一切污染不净之,圆满成就智慧福德,证得永恒寂静、不可思议的最安乐的解脱境界。   高僧大德特别重视本经,就连帝王将相读了本经也推崇备至。唐太宗李世民就是其中的...

    正如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533453901.html
  • 宋代以后的三教一致论

    总目标上是一致的,但佛教更加优越,这主要是就佛教教人断除情欲,求精神解脱来说的。但叉强调:“三教之书各以其道,善世俗,犹鼎足之不可缺一也。”宋代临济宗名僧大意宗(1089一1163)也主张不可将世间世间决然分开,表示“三教圣人所说之,无非劝善诫恶,正人心术”,忠义孝道以及治人安国之术,与佛教的宗旨并不矛盾。(《大慧语录》卷二四《示成机宜》)  在统治者之中,宋真宗写《崇释论》,说佛教与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123255016.html
  • 欧阳竟无“唯识体用”观疏解

    事物。“有为”是世间,“无为”是世间。欧阳竟无以“体用”来诠释“有为”和“无为...ldquo;有为”互为“体用”关系,世世间是“体用一如”的,这实际上是从一个新的角度论证了作为中国佛教之主题的“世世间不二&...

    陈坚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8152855215.html
  • 《生活的修持》序

    更不是心理学。因为心理学只是在解答现象或逻辑所能范定的部分。佛学则是除了现象的世间之外,更接触那不可思议的宇宙与生命的究竟。它是形而上的世间,属于“宗”的一部。固然不错,“佛语心为宗”,但是这里...。这门学术主要任务是要把过去的经典之作,透过解释,让它展现在现代人的眼前,让它对现代人再现丰富的意义。这个工作就是儒家所谓的“温故而知新一。不过,温故的意思并不是死记经典,而是透过对经典的了解与现...

    郑石岩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271663828.html